2015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关于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部署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工作。要求通過海綿城市建設,減少城市開發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將70%的降雨就地消納和利用。今天銀馬透水磚機小編主要就該製品優勢與擴展前景跟大家分析下。
城市“看海”的歷史,源於路面的大規模硬化和城市排水系統的落後。如果雨水不是因為路面硬化匯集到一起,而就地滲透,既能從根本上解決內涝的麻煩,又能收集雨水,保持水土平衡。
上世紀中期,荷蘭為解決水泛濫的問題,嘗試了混凝土透水砌塊,就是後來俗稱的“荷蘭磚”。美國、日本等國家看到了透水磚在城市建設中的巨大優勢,投入大量精力用於研究應用。
西安銀馬實業擴展有限公司董事長、西安建築科技大學硕士生導師曹映輝是國內早期致力於混凝土砌塊磚製品、透水磚機設備研究專家之一。他認為,受製於技藝擴展,國內早期在固體廢物處理上偏向於封存,待技藝成熟後再加以循環利用。這種“時不待我”的態勢促使相關科研機構積極投入透水磚機等砌塊磚機設備的研究開發工作。西安銀馬磚機公司很多專利技藝也推進透水磚機設備從“中國製造”邁向“中國智造”。
銀馬公司專註混凝土砌塊磚機的研制製造。新型的透水磚機設備可以年产透水磚50萬平方米,通過專利技藝,達成了振動系統閃電極速變頻調幅性能,提高了製品成坯密實度,同時又保持着良好的透水性,很好地解決了透水和強度之間的矛盾。通過銀馬公司工程師的努力,部分製品中固體廢物的掺比能達到70%以上,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製品價值,解決了固體廢物循環利用的客觀問題。
按照國務院《关于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要求,到2020年,城市建成區20%以上面積要達到目標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區80%以上的面積要達到目標要求。這就要求透水磚機工業加快擴展步伐,提高科技水平,確保产能,確保製品品質,為海綿城市建設供應堅強後盾。
隨着新型透水磚機技藝的快速擴展和生態環保理念的不斷提升,綠色建築成為未來建設的主流,产業結構也將發生革命性變革。這將有力推動國家海綿城市戰略擴展,恢復和保護生態環境,建設高品質新型城鎮。